英特尔眼中的NFV:不能跑慢,但更不能跑偏
时间:2016-07-08 13:44:00 来源:
对于基础电信运营商而言,这个预测可谓是个幸福的烦恼。幸福的是,流量的爆炸式增长有效弥补了语音和短信等传统业务下滑,也为其向大数据运营转型奠定了基础;但烦恼的是,流量与收入的剪刀差持续扩大,运营成本和业务收入非线性增长,出现规模不经济。adss光缆厂家
运营商必须要进行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本支出效率,实现收益增长。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以专用硬件为基础的网络架构模型,通过采用通用硬件来实现软硬件的深层解耦,赋予网络端到端的灵活性,也就是业界现在耳熟能详的NFV。adss光缆厂家
对于NFV的理念和必要性,现在业界已经没有疑问,但如何才能走向康庄大道,避过弯路,业界还有不少争论。作为NFV产业链的基础力量,英特尔是如何看待NFV的发展,又有哪些举措呢,让我们看看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网络平台部市场开拓总监杜唯扬怎么说。adss光缆厂家
电信云:端到端的灵活性
在杜唯扬看来,2016年是网络年也是转型年,更是云和网开始深度融合的一年。NFV的本质就是属于电信运营商的私有云,NFV就是将网络能力彻底云化来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面对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只有端到端的云化网络才能实现端到端的灵活性,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通过分布式、本地化和自动化。从这朵电信云的架构上来看,可以分为现代化和虚拟化的系统架构、自动化基础架构和电信云应用架构。这和IT行业的理念基本上是相通的。
底层系统架构基本上就是NFVi,主要包含传统的计算、存储、网络等传统IT资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些物理基础设施。这层架构必须是基于标准的,才能保证灵活性,能够让上层服务感知到;分布式也是底层架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底层架构只是个物理基础平台,在此之上还要实现自动化,无论是EPC/IMS/vBRAS等等,这些VNF服务都需要与底层设备对接,才能调动最有效的资源来实现VNF要求。
在这个层面,现在产业界有些误区,认为把一些网元功能虚拟化就是NFV了。在杜唯扬看来,自动化基础架构和底层现代化、虚拟化设备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出NFV的真正作用;如果直接在物理机上跑VNF,从性能和性价比角度来讲,可能还不如以前的专属设备。
在打通了系统架构与基础架构后,再往上就是电信云本身,能够实现解决方案的自动化远程管理、服务管理、编排以及计费,最终形成了一朵大的电信云。从架构来看,最底层的设备要灵活、中间层要实现自动化和服务交互,最上层才是解决方案的编排、计费、服务等等。
英特尔要干点什么
在NFV的产业链中,英特尔要做点什么呢?
杜唯扬认为英特尔的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做网络变革的推动者和技术领先者。
英特尔输出什么呢?首先是以CPU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比如最近发布的E7V4,拥有强劲的处理和转发性能,能够帮助运营商加速网络云化;除了CPU之外,英特尔还提供以太网网卡以及部分加速卡。
在底层芯片之上,英特尔还积极推动开源社区与标准化,类似于OPNFV、Open Daylight 、DPDK、OVS、Open-O、OpenStack等都在积极参与。英特尔在开源社区标准化上不遗余力的加大投入,因为有了这部分才能加速运营商云化的转型,才能把底层平台能力特性渗透到上层,然后更有效地控制底层资源池。
比如在一直困扰NFV产业的性能方面,英特尔在DPDK、在Quick Assist技术加强加密和压缩的加速,在虚拟化技术增强方面,英特尔还推出了资源导向器技术,帮助做缓存,在内存上能够做监测以及配置,从而进入最底层缓存的监控以及配置。特别是在数据转发面,目前为止,DPDK在二三层的转发吞吐量能做到到233G,而且能力会持续加强。
有了底层芯片和开源标准之后,并不见得每个玩家都能在NFV领域玩得转。因为并不见得每个厂商都具备华为、爱立信这样的集成能力,一些OEM厂商如果想进入NFV领域,还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所以,英特尔推出了开放式的参考设计,这些参考设计采用开源与标准的模块,让不同的厂家可以快速上手。当然,在这个方面,英特尔除了可以提供标准的参考设计之外,还有商业发行版本,可以和设备厂商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以当前火热的vBRAS为例,不同厂商的解决方案在性能方面差距巨大,这在运营商网络环境中是不被允许的。杜唯扬也承认,纯粹以参考设计搭建的vBRAS方案的确是满足不了现网需求。“参考设计只是参考,明确在某些具体应用场景下的方向;有了参考设计,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和认识。”杜唯扬说。
NFV重塑了电信业,多层次的软硬件解耦,导致了多层面、多厂商共存的局面,这就要求必须要做好标准化和互联互通,打造一个新的开放式生态系统,这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封闭式供应链。在这个方面,英特尔推出了Intel Network Builders计划,和产业链和最终用户一起。
杜唯扬认为,NFV产业链的终极目标就是软硬解耦和分层,不过目前x86在部分特性上还难以全部满足。业界可能会在服务器中加载加速卡,或者用刀片式服务器来满足要求,或亦用定制设备来满足不同要求。“不过业界不要混乱,不要迷惑,因为一旦大家都用专属设备软件化来实现软硬解耦,这就会偏离了NFV的本质。或许在这个时间点会做一些专属设备来满足部署要求,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全面深层次的解耦是必须。”